成功案例
当前位置:首页 -> 成功案例 -> 维护类项目
**移动PTN网络优化方案
  案例介绍:
        根据“GSM/TD/LTE/WLAN+传送网”协同发展的思路,将传输网络发展建设提到新的高度,不仅是对传输网路建设发展更加的重视,而且对传输网络安全性、合理性、高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 

       **移动城域传输网目前采用的技术分别为:MSTP技术、PTN技术、OTN技术、PON技术,极个别城域网采用10G波分技术,MSTP技术原则上不再新建,仅扩容,传统10G波分技术逐步被OTN技术取代,未来主流技术为PTN技术、OTN技术、PON技术。随着基站接入IP化的深入发展、全业务接入的迅速开展和LTE即将到来,如何灵活、高效、可靠地传送IP化业务以及如何组建可运营、可维护和可管理的IP化传送网络,成为了传送网IP化的重要任务,而PTN传输网建设发展正是的其中重要步骤。 

**移动PTN网络2010年开始部署,现具备一定网络规模,网络架构具备核心层、汇聚层、接入层三层组网模式,汇聚层延伸至旗县和部分较大的乡镇,接入层主要部署在盟市市区和旗县镇区内,组网模式采用独立组网和混合组网模式,现主要承载业务为3G基站、WLAN业务和少数2G基站业务,将来其重点为优化网络结构。

 

1  PTN技术 

 

       PTN(Packet Transport Network)—分组传送网:是一种以分组作为传送单元,承载电信级以太网业务为主,兼容TDM、ATM等业务的综合传送技术。是结合了分组技术与SDH/MSTPOAM、网络体验优点的产物,以分组业务为核心并支持多业务提供,具有更低的总体使用成本 (TCO),秉承SDH的传统优势,包括快速的业务保护和恢复能力、端到端的业务配置和管理能力、便捷的OAM和网管能力、严格的QOS保障能力等,同时具备高精度的时钟同步和时间同步解决方案。 

       中国移动“分组化城域传送网建设指导意见”中确定PTN城域传送网按照核心层、汇聚层、接入层三层结构组建,组网模式采用PTN独立组网、OTN+PTN混合组网、OTN+PTN混合组网加接入层替换MSTP组网。 

       就目前业务需求而言,分组化业务和TDM业务将长期共存,直至全网IP化实现,PTN网络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取代MSTP网络,因此,在实际网络现状中存在独立PTN节点(需要配置少量TDM业务)、PTN+MSTP节点(PTN配置分组化业务,MSTP配置TDM业务)、独立MSTP节点(需要配置少量IP业务),MSTP和PTN技术应用特点见下表1.1-1: 

表1-1  MSTP和PTN技术应用特点 

 

      如果高等级业务仍以TDM为主,可仍利用MSTP网络,反之则需要建设PTN网络满足业务,依据技术特点业务承载定位如下: 

     (1)PTN设备主要承载分组化业务,MSTP设备主要承载TDM业务; 

     (2)对于分组化的业务较多、带宽需求较大的节点,则需要配置PTN设备承载业务,若节点已配置MSTP设备,则TDM业务统一由MSTP承载; 

     (3)对于仅配置PTN设备的情况,少量的TDM业务,可配置相应的E1接口板卡承载;如存在STM-1业务或较多TDM业务,仍建设MSTP设备承载。 

中国移动经过近几年试验网、规模商用,目前PTN网络已初步具规模,虽然还存在对时间传输、网络保护方式、网络扩容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,但PTN网络承载分组化业务的优势已逐渐得到显现,将来LTE网络业务承载方面PTN必将大有作为。 

 

2  PTN城域传输网优化建设方案 

 

    * *移动整个网络架构分为:城域核心层、城域汇聚层、城域接入层,SDH/PTN贯穿核心层、汇聚层和接入层;CMnet城域网位于城域核心层和汇聚层;IP专网位于城域核心层,PON无源光网络位于城域接入层;核心层WDM/OTN系统扩展覆盖至所有核心机房,并下沉至业务集中的旗县和市区内汇聚机房,承载大颗粒IP业务。 

网络优化建设保持网络发展的延续性,一方面要创新,打破原有框架;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原有网络的特性,保证建设思路的延续性和渐进性,对现在网络进行逐步改进以适应新业务的发展需求;需紧密结合内蒙地广人稀的实际情况,特别针对内蒙光缆线路长,运维困难等特点,对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因此,网络建设需要本着长远规划,分布实施原则进行。 

 

2.1 PTN网络核心层优化建设方案 

 

    **移动为了满足RNC至MGW电路,以及后期大颗粒电路需求,在全区两局所以上的盟市采用PTN设备建设的核心层传输系统,支路侧业务板主要配置GE光口板、信道化155M光和非信道化155M光。其中,GE光接口板主要满足局间大颗粒业务的调度、非信道化155M光主要满足RNC至MGW电路需求,信道化155M光主要为下一步业务发展做预留,核心层建设方案见图2-1所示。


 

2.2 PTN网络汇聚层优化建设方案 

(1)PTN网络在建设初期仅考虑基站回传业务,满足目前集中型业务发展的需求,对于LTE基站业务需求在原有集中型业务的基础上,增加基站间业务需求,基站间光缆互通不可能完全实现,因此组建局内调度环可以满足基站间电路需求,局内调度环建设方案见图2-2所示。 


 

 

(2)城域PTN网络优化改造重点城域PTN在旗县只有1个节点,有单节点隐患,不利于PTN接入层的双节点挂接,在OTN系统双节点改造的基础上进行PTN双节点改造,双节点改造见图2-3所示。

 

 

    对于PTN网路双节点改造中需实现旗县OTN系统双节点改造,仅PTN网络实现双节点,承载PTN系统的OTN没有实现双节点,汇聚节点F和汇聚节点F'之间可以采用光缆实现,业务最终汇聚至唯一OTN节点,没有真正实现双节点,存在单OTN节点失效,PTN网络2个节点同时失效的风险;由于PTN设备自身问题,对于汇聚层开环加点实现相比SDH设备工作量相当大,网络瘫痪风险较高,因此,借目前PTN网络业务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,尽快实现PTN网络双节点部署。 

     (3)组建旗县城域PTN汇聚层,旗县内PTN独立组网,经过汇聚PTN与OTN设备以10GE光口对接,中心局通过落地PTN设备与RNC对接,旗县PTN独立网络结构图见图2-4所示。 

 

 

图2-4  旗县PTN网络优化建设方案

2.3 PTN网络接入层优化建设方案 

城域传输网接入层今后网络发展建设重点关注的部分,接入层也是网络优化建设难点,针对接入层存在的问题,PTN网络接入层优化重点还是改造成环和拆分大环,接入层改造

方案基本与SDH网络接入层优化改造类似。 

 

3  PTN城域传输网优化建设存在的问题 

 

    (1)设备自身问题 

目前OTN+PTN结构尚不支持时间同步,技术尚不成熟,补丁和升级过于频繁;最长只有80km的光模块,限制组网,只能采用中继或WDM解决;OSPF域只能有64个节点,所

有汇聚点都作为网关网元仍然不够,影响DCN规划,设备功耗大,噪音大。 

   (2)网络资源问题 

接入层纤芯严重不足:由于PTN全新建独立组网,因此需要大量接入层纤芯,在大型城市或密集地区,3~4个节点的GE小环结构快速消耗了接入层纤芯,网络优化的过程中纤芯尤

其紧张。 

出现大量跳纤点:GE小环结构造成光缆同缆分纤组环,涌现大量跳纤点。 选址、工艺、电

源、光缆等配套建设影响网络优化的方案。

     (3)设计问题 

   市到县OTN系统不能仅依靠光缆距离测算光功率,部分本地网光缆跳纤多、质量差,

导致光功率不够;由于地理位置限制,同缆问题比较严重。


[上一个]:S8016 MPLS VPN在铁通桂林IP城域网应用    [下一个]:中兴传输全网时隙优化方案